快讯:历史首次!北上广深人口集体减少,什么信号?
文|凯风
人口格局,正在发生逆转。
(资料图)
01
人口大盘见顶,哪些地方还在增长?
这是2022年主要城市人口增量情况:
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,人口增长冠军,再次花落中西部。
长期以来,广州、深圳、杭州都是人口增量冠军榜的常客,这一趋势在这两年不复存在,去年武汉登顶,今年则是长沙,都在中西部。
不仅如此,人口增量10强城市,同样一改过去东部城市霸榜的格局,上榜的几乎都是中西部省会,包括长沙、西安、南昌、武汉、郑州、成都等等。
虽然这一形势,无法作为人口大变局的见证,但“中西部人口回流”却是不争的事实。
与此同时,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人口集体负增长,这应该有完整记录以来的历史首次。
当然,京沪人口负增长,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。北京常住人口已经连续6年下降,而上海人口也多次出现波动。
对于广深来说,则是历史首次。根据历年官方数据,深圳人口的负增长,是1979年立市、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以来首次。
要知道,改革开放以来,广深一直都是“孔雀东南飞”的最大受益者,人口增量几乎连年霸榜。
这一次,中西部人口回流,一线城市负增长,释放了什么信号?
02
广深人口负增长,只是疫情扰动之下的短期现象,不值得担忧。
正如广东统计局官网发布的文章所指出的:
在疫情散发多发的因素影响下,省外流动人口暂时回流返乡的阶段性现象……预期2023年广东常住人口将逐步恢复稳定增长。
这几年,人口流动之大之快可谓前所未有,但这种流动并非市场机制下的自由流动,也不是常态下的人口迁徙,具有短期性、阶段性和非常态性,很难以作为城市人口吸引力的参考。
毕竟,我国人口普查以10年为限,上一次普查是在2020年,普查之外的年份采取1/1000人口进行抽样调查,存在一定误差。
抽样时点一般是在每年11月份,一旦与疫情等超预期因素重合,会导致部分城市人口形势出现阶段性放大现象,不足以代表长期走势。
一个常识是,当社会大流动受限,大量务工人员提前返乡,影响最大的自然是外来人口占比最高的地方。
广东,恰恰是“孔雀东南飞”的主要目的地。
据统计,外来人口最多的10个城市中,广东一省都占了6席,除了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四大万亿城市之外,就连中山、珠海、惠州都榜上有名。
所以,当疫情冲击不期而至,这些城市可谓首当其冲。反之,后疫情时代到来,广深和广东,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全国最热门的人口流入地。
根据百度迁徙数据,年后以来,广东已经连续3个月霸榜全国人口热门迁徙地TOP1,而广州和深圳则是连续多月稳居人口迁入榜TOP5之列。
比人口迁徙数据更具说服力的是地铁客流量。
开年以来,广州、深圳地铁客流量迅速攀升,广州最高创下1097万人次的纪录,深圳也逼近900万人次的新高。
从更客观的客流强度来看,广州、深圳仍在霸榜,最新月平均客流强度分别高达1.43、1.35万人次/公里/天,力压京沪,超过了许多二线省会城市的2倍以上。
不难想象,在拼经济的2023年,广深将迎来巨大的人口回流,有望重回人口增量榜冠军之位。
03
京沪人口负增长,更多是主动控制人口所致,并非吸引力不足。
疫情影响虽然无处不在,但即使排除疫情带来的短期波动,京沪人口也已经多年陷入停滞。
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4万亿级城市,也是户籍门槛最为森严的城市,京沪人口变局的背后,显然并非市场因素所致。
主动控制人口,才是两地人口增长几近停滞的原因所在。
作为为数不多的2000万人口大市,京沪人口正在逼近天花板,所剩空间无几。
规划显示,到2035年,北京、上海的规划人口上限分别是2300万人和2500万人,这在《全国人口第三城,要变了?》一文中有详细论述。
目前,上海常住人口高达2476万人,无限接近天花板;北京常住人口为2184万人,离最高门槛也仅有5%左右的增长空间。
这种背景下,早在几年前,两地就开始主动抽疏中心城区人口,而北京更以“减量发展”为政策目标,人口增长早已不再是政策导向。
这些年,北京不仅将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、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向外转移,就连央企总部、部属高校、重点医院都成了转移对象。
这些被疏解的产业,一部分被天津、河北等地承接,另一部分重点布局在新成立的雄安新区,后者也成了央企总部外迁的最大受益者。(参阅《不只是央企总部!大学,也开始外迁了》)
人随产业走。既然大量普通产业落户到京外,与之相关的就业人口自然也随之而转移,即使吸引力依旧强劲、人才吸引力依旧独一无二,但总人口也面临着巨大的张力。
当然,京沪的人口压力,不在于人口增量和人口增长,而在于抢人大战日益白热化之下的高学历人才。
因此,这两年,一向在户籍门槛上寸步不让的京沪乃至香港,都开启了抢人之路。
北京面向世界TOP200高校毕业生给出了“计划单列市”落户的待遇;上海则进一步开放清华、北大、复旦、交大等知名高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;香港面向世界百强高校毕业生罕见发放“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”。
可见,不是每一个城市都需要“抢人口”,但所有城市都难以绕开“抢人才”。
04
后疫情时代,人口大变局何去何从?
其一,虽然人口大盘见顶,但“孔雀东南飞”的趋势仍会持续。
人随产业走。即使地缘变局、全球产业重构、科技博弈的冲击仍在持续,但东部地区,依旧是我国产业,尤其是高新产业最为发达的地方。
即使人口大盘见顶,这些地方的人口吸引力依旧强劲,后疫情时代人口回流乃至重新恢复强势增长,并非没有可能。
其二,中西部人口回流,背后也有了一定支撑。
这些年,靠着大投资大基建改善区位优势,借助“产业西移”再造产业矩阵,通过强省会重塑强中心城市,中西部地区人口回流,渐成趋势。
当然,中西部更多只是人口回流,而非外来人口净流入,这是与东部地区最大的不同。
其三,强省会的人口虹吸效应有增无减,一众普通地市或将沦为收缩型城市。
最近几年,在绝大多数省份,只有省会人口保持强劲增长态势,而所在省份整体人口仍在负增长。
这意味着,人口向省会集中的趋势没有改变,省会作为全省人口蓄水池的功能日益凸显,在防止人口流失、吸引人口回流方面,发挥了关键托底作用。
但对于普通地市来说,当自然人口带来的托底效应不复存在,如何守住人口基本盘,就成了关键。
关键词: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 广州科技活动周进入预热 明日正式启动300多场主题活动接踵而来
- 深化重点领域信用建设 广州正式出台新型监管机制实施方案
- 女童不慎掉入20米深井 18岁小姨三次下井成功营救
- 西安3个区域12月28日起每日开展全员核酸 官方提倡民众居家健身
- 浙江乐清一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人员 复采复检为阴性
- 浙江本轮疫情报告确诊病例490例 提倡“双节”非必要不出省
- 西安警方通报6起涉疫违法案件
- 西安新一轮核酸筛查日检测能力达160万管
- 西安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11例
- 重庆曝光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警示党员干部清新过节
-
生死枪战僵尸枪手什么时候出 公测上线时间预告 每日简讯
导读:最近很多玩家都在关注生死枪战僵尸枪手这款手游,想知道具体的公测时间,生死枪战僵尸枪手会经过封测
-
昨日黄花闺女求下联(昨日黄花闺女)
昨日黄花闺女求下联,昨日黄花闺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上联:昨日黄花闺女,下
-
吸粪车吸的粪怎么处理干净 吸粪车吸的粪怎么处理_新动态
今天来聊聊关于吸粪车吸的粪怎么处理干净,吸粪车吸的粪怎么处理的文章,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吸粪车吸
-
周六足彩伤停:毕巴主力后卫红牌停赛 狼堡伤员多
毕巴主力后卫因飞铲染红伤停点评:本期足彩由英超、德甲、意甲和西甲组成。英超赛场,切尔西和诺丁汉森林伤
-
世界播报:2023年退休的独生子女父母,有什么奖励?有人加发800多养老金?
2023年退休的独生子女父母,有什么奖励?有人加发800多养老金?下面随社保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我国大
-
当前快讯:kms地址列表(kms地址)
1、首先在电脑中打开Powershell程序窗口,如下图所示。2、2、然后在Powershell中输入*** vbs,说明一下***
-
六大超越函数图像_超越函数是什么意思 全球时快讯
1、变量之间的关系不能用有限次加、减、乘、除、乘方、开方运算表示的函数。2、如对数函数,反三角函数,指
-
外交部: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将赴乌波法德俄五国访问
外交部: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将赴乌波法德俄五国访问
-
柚子皮泡水喝能减肥吗的功效_柚子皮泡水喝能减肥吗_热议
1、疾病分析:柚皮是水果皮的一种,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。2、能分泌胃酸,帮助消化,通便,富含果酸
-
天天百事通!扇的多音字组词和拼音_扇的多音字组词
一、题文扇字的多音字组词二、解答扇动shāndòng扑扇pūshān纨扇wánshàn团扇tuán
X 关闭
快讯:历史首次!北上广深人口集体减少,什么信号?
热推荐:冰心聊天说对象要等的女作家叫什么?_冰心聊
世界观热点:400公斤金枪鱼亮相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
模拟发生重大“交通事故”,武汉经开区出动直升机开展救援演练|全球快播
银保监会叶燕斐: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有力促进能源转型
X 关闭
得知西安疫情防控“升级” 男子夜骑共享单车回咸阳淳化
中国医生将任SIU主席背后:从追随者同行者到引领者
海南省通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
云南两地发现核酸阳性人员 西安实行最严格的社会面管控
广东梅州大埔中央红色交通线沿线发现多株百岁古树